“双减”之后,教育部部署“双增”,这是咋回事?


  “双减”大家都知道,现在“双增”来了

5bafa40f4bfbfbed0c5c2870b14daf3faec31ffa.jpeg

  “双减”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,大家也都比较熟悉了。所谓“双减”,是相对于以前的减负,也就是“单减”。

  以前的减负,也即“单减”,指实施一些政策,是调控学校教育体系内的手段,做到校内减负。

  但单纯的校内减负,却导致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,校内是减负了,结果学生、家长的负担非但没有减轻,反而更重了。

242dd42a2834349ba8cdcfaa74574dc737d3be19.jpeg

  原因就在于,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校内,还有校外。校内负担的减轻,是校外培训机构野蛮生长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
所以,现在要“双减”,不仅校内要减负,还要减校外,对校外培训机构作出限制。

  有意思的是,前两天教育部介绍,在“双减”落实的同时,还要推动“双增”。

8cb1cb13495409230b79fdb05ae58900b2de4937.jpeg

  “双减”是减负,那么“双增”呢?很多人一看到这个名字,首先就担心会不会增加负担。

  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说,增加负担是一定的,区别只是增什么,怎么增。

  在“双减”出台之前,我们就说过,只单纯减负是不行的,还需要适当增负,因为中高考摆在那里,不论如何减负,都是要面对中高考的。

  减负,也不是让孩子们完全不学习,不考试。所以,减,是要减掉额外的、不必要的负担,避免大家消耗在无意义的内卷上。

562c11dfa9ec8a13ff16135532bec986a1ecc0ba.png

  增,则是要在减掉额外、不必要负担的同时,在其他地方适当增加“负担”,比如减校外的同时,增加校内学习的内容和强度,这样才能保证增减之间的平衡。

  啥是“双增”?

  所谓的“双增”,是指在减轻校内课业负担的同时,给学生腾出了更多的参加户外活动、体育锻炼、艺术活动、劳动活动的时间和机会,这是一增。

  另外一增,是学生接受课外培训的时间在体育和美育方面将会有大大的增加。因为“双减”限制的是学科类培训,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物理化学生物等等都是学科类。

9c16fdfaaf51f3de5d441a332e53a8163b29793e.png

  但体育、美术、劳动等等,是属于非学科类,在课外培训是不受限制的。

  可以看出,“双减”减的是学科类的学习负担,和校外培训的负担,“双增”增的是音体美劳的时间和培训空间。

  家有初中、小学孩子的家长们应该都清楚,最近这两年在推动的,是中考体育的分值逐渐增加,直到与语数外分值相同,成为第四门主科。

43a7d933c895d1439248474fcd4dda0b5baf07e2.jpeg

  这件事,很多地方已经在做了,中考体育的分数普遍都在提高。

  另外一件事,就是2022年美育进中考。 

  可以看出,相关部门的思路是一贯的,即不能让所有人在学科学习上不断内卷,而是要给他们腾出时间,提高文化课学习以外的素质,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。

注:本文转载自 超人爸爸说教育